服務熱線

01063035288
網站導航
站內公告:
    北京軟銀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北京市應急物資信息采集規范

時間:2023/2/28 17:14:22 點擊次數:247

應急物資信息采集規范

Specification for information collection of emergency supplies
2022 - 12 - 27 發布 2023 - 04 - 01 實施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應急管理局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牽頭組織實施。
本文件起草單位:新興際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張曉昊、肖會斌、王釗、馬楠、岳景東、雷鵬、郭玉瓊。


應急物資信息采集規范
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應急物資信息數據采集的原則、范圍、要素和更新方式。
  本文件適用于應急物資信息管理工作。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35561 突發事件分類與編碼
  GB/T 38565 應急物資分類及編碼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應急物資 emergency supplies
  為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應急全過程中所必需的保障物資。
3.2
  應急物資儲備庫 warehouse of emergency supplies
  符合應急物資存儲要求用于儲備應急物資的場所。
3.3
  應急物資生產能力 production capacity of emergency supplies
  企業生產、加工應急物資的能力。
3.4
  實物儲備 supplies in stock
  通過直接采購、儲存物資產品,以滿足突發事件應急物資需求的應急物資儲備模式。
3.5
  協議(商業)儲備 cooperative enterprise supplies reserve in stock
  通過與具備應急物資供應能力的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家庭和個人等簽訂協議,由協議的委托方代為采購、儲存物資產品,以滿足突發事件應急物資需求的應急物資儲備模式。
3.6
  生產能力儲備 production capacity reserve
  與應急物資供應企業簽訂協議,確保在需要時企業按約定通過生產、轉產和擴產方式供應物資產品,以滿足突發事件應急物資需求的應急物資儲備模式。
4 信息采集原則
  應急物資信息采集應遵循準確可靠、安全可控、更新及時、急用先行、共建共享的原則。
5 信息采集范圍
  應按照應急物資儲備模式,從政府、企業和社會中分類采集實物儲備信息、協議(商業)儲備信息和生產能力儲備信息。
6 信息采集要素
  6.1 實物儲備信息采集
  6.1.1 應急物資基礎信息
應急物資基礎信息采集,應按照應急物資基礎信息采集要素表的要求進行,詳見表 1。
表1 應急物資基礎信息采集要素表

序號 要素名稱 內容要求
名稱
物資的產品名稱。
分類及編碼 物資在GB/T 38565 中的分類名稱和編碼信息。
品牌及型號 物資的品牌及型號全稱。
規格尺寸 物資的物理形狀。應包括體積、長度、形狀、重量等信息。
主要性能參數及符合標準 物資產品說明書或物資儲備協議中所載明的性能參數及產品符合的國家標準。
數量和單位 物資按照法定計量單位計量的數量。
外觀 應包括能夠反映物資整體外觀和細節的影像文件。
用途 物資主要考慮保障的突發事件類型。突發事件類型應符合 GB/T 35561 的分類要求。
存儲和運輸要求 是為確保物資安全、有效而需要滿足的儲運條件或者儲運過程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10 使用注意事項 應包括物資操作使用說明、高危特殊性和操作使用人所需資質等情況。

6.1.2 應急物資儲備庫信息
應急物資儲備庫信息采集,應按照應急物資儲備庫信息采集要素表的要求進行,詳見表 2。

表2 應急物資儲備庫信息采集要素表

序號 要素名稱 內容要求
名稱
儲備庫的既定或常用名稱的全稱。沒有命名的儲備庫可采用“儲備單位+存儲物資的用途+儲備庫”的方式命名。存儲物資用途信息應符合本文件 6.1.1 中表 1 第 8 項“用途”信息采集要求。
等級 儲備庫或在儲物資的使用單位層級。分為:市級、區級和街道(鄉鎮)級。
位置 儲備庫的詳細地址及地理信息。
產權單位 儲備庫產權所有單位。應包括單位全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通信地址、聯系人及聯系方式等信息。
倉庫管理單位 對儲備庫及物資進行日常管理的依托單位。應包括單位全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通信地址、聯系人及聯系方式等信息。
空間和結構 空間信息應包括儲備庫的建筑面積、有效容積、樓層數量等;結構信息應明確儲備庫的建筑結構類型。如:磚混結構、鋼混結構、框架結構、框剪結構、鋼結構、核心筒結構等。
使用情況 儲備庫資源使用情況。應包括倉庫面積利用率、倉庫容積使用率和空置率等信息。
外觀 應包括能夠反映儲備庫整體外觀和細節的影像文件。
配套設施情況 應包括儲備庫的機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設施等情況。
10 運輸能力及交通情況 是指儲備庫常備運輸保障措施和儲備庫所在地陸路、水陸、航空交通情況。
11 其它信息 應包括儲備庫的租賃時間、委托協議、用地性質、周邊規劃、環境狀況、附近危險源、委托第三方管理費用等信息。

6.1.3 應急物資管理信息
  應急物資管理信息采集,應按照應急物資管理信息采集要素表要求進行,詳見表 3。

表3 應急物資管理信息采集要素表

序號 要素名稱 內容要求
歸屬單位 物資的登記、入賬的單位。應包括單位全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聯系人及聯系方式等信息。
使用單位 有權調撥、動用物資的單位。應包括單位全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聯系人及聯系方式等信息。
管理單位 承擔物資日常維護、管理工作的單位。應包括單位全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聯系人及聯系方式等信息。
采購信息 應包括物資的采購單位、采購時間、采購價格、物資批號、生產單位等信息。
有效性或狀態 物資有明確的生產日期和產品有效期的,應包括物資生產日期和產品有效期信息。物資沒有明確產品有效期的,應說明物資是否處于有效使用狀態。
存儲位置 應急物資存儲位置的詳細地址及實時地理信息。在儲備庫集中存儲的應急物資,通過采集應急物資儲備庫信息獲取。
管理機制 應包括正在執行的物資管理調撥方面的預案、標準、辦法、細則等制度性文件。

6.2 協議(商業)儲備信息采集
  以協議(商業)儲備模式儲備的應急物資,應采集應急物資基礎信息和協議信息。應急物資基礎信息采集應按照 6.1.1 要求進行。協議信息采集應按照協議信息采集要素表要求進行,詳見表 4。
表4 協議信息采集要素表

序號 要素名稱 內容要求
協議名稱 協議文件的全稱。
委托方信息 應包括委托其它機構進行協議儲備的單位全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通信地址、聯系人及聯系方式等信息。
受托方信息 應包括受托進行協議儲備的機構全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類型、通信地址、聯系人、聯系方式及簡介等信息。
供應位置 協議約定的物資存儲或供應位置的詳細地址及實時地理信息。
協議價格 應急物資的協議采購價格及協議外的供貨價格區間。
協議合同信息 應包括合同掃描件,或協議合同的全部或部分文字信息。

6.3 生產能力儲備信息采集

  以生產能力儲備模式儲備的應急物資,應采集應急物資基礎信息、協議信息和生產能力信息。應急物資基礎信息和協議信息采集應分別按照6.1.1和6.2要求進行。生產能力信息采集應按照生產能力采集要素表要求進行,詳見表5。
表5 生產能力信息采集要素表

序號 要素名稱 內容要求
生產企業 應包括生產企業的全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通信地址、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現有生產能力 在計劃期內,企業在某一特定時間范圍內所能生產的最大產品數量,或者能夠處理的原材料數量。
最大生產能力 在啟動轉產、擴產手段情況下,企業在某一特定時間范圍內所能生產的最大產品數量,或者能夠處理的原材料數量。
達到最大生產能力時間 啟動轉產、擴產手段從現有生產能力提升到最大生產能力所需要的最短時間。
運輸方式和交通信息 所儲物資在被調用時,生產企業可使用的運輸方式。應包括交通工具狀態、交通工具類型、交通工具數量等信息。

7 信息采集更新方式

7.1 信息采集方式
7.1.1 首次信息采集以電子表格的形式提交。具備條件的,可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建設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應急平臺的數據采集系統、數據交換共享系統等進行采集。
7.1.2 涉密信息的采集和管理應符合保密工作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
7.1.3 對于協議合同以及預案、法規、標準及技術規范、應急知識、案例等文件信息,采集文件名稱及文件附件,附件格式為 wps、doc、docx、pdf、ofd。
7.2 信息更新方式
  信息更新和維護工作,根據現實條件,可選擇以下一種方式完成:
  ——錄入數據到電子表格的方式提交上級更新;
  ——運用已建信息化平臺的本地部署前置機逐條更新數據;
  ——開放數據交換和共享端口,由系統定期自動進行數據的抽取與裝載。
7.3 更新周期
7.3.1 非應急狀態下,應在應急物資儲備情況發生變化后的 1 個月內,完成對發生變化的儲備信息進
行更新。每 6 個月應對已采集的信息進行確認。
7.3.2 應急狀態下,應根據需要實時更新信息。
參考文獻
[1] GB/T 24439 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規范



Copyright © 2023北京軟銀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09016866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2906號

地址:北京市西直門北大街32號楓藍國際中心A座1105室 手機:01063035288 郵箱:soban@soban.cn

服務熱線

01063035288

掃一掃,關注我們

久久免费看少妇喷水高潮,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免费,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视频,国家一级在线播放高潮